close

電池

我第一次正式接受"激勵課程(或所謂潛能開發課程)"的洗禮,是在大約24歲時。

我記得那堂課從早上八九點就開始,一直延續到晚上快十點才結束。

上完課時,說實在,真的很High。

課程結束之後,我與跟我一起去上課的一位好友一同走向捷運,沿路上與等車時仍繼續很high地討論著這天發生的種種。

我們在路上的一致結論是:這堂課超讚的,值回票價。

坐上了捷運,返家的路上,很high的情緒開始穩定下來,原本因興奮而亂轉的腦袋也開始恢復正常功能,我們彼此無語了一陣子之後,我開口問好友說:

「ㄟ、,今天聽到的東西,你還記得多少?」

好友思考了一下,搖搖頭說:「忘光了。」

「我也是耶...」我說。

我們當時得到的最終結論是:反正技巧性的東西老早就聽過了;激勵課程嘛,只要有激勵到,能讓我們去做我們早就知道該做的那些事,那就OK了吧~

不過事與願違,我們課也上了、high也high過了、激勵也激勵到了,但是還是沒有去做那些我們老早就知道自己該去做的事...

三天之後,生活一切完全恢復上課前的樣子。

我還是沒能離我想要的"成功"再近一點。

後來,我又繼續去聽了各種不同演講、上了各種不同的課,希望能找到一套能真正發揮效果的方法,讓我能做到我想要的改變~~而且是真正根本的改變,而不是像這樣只能high一陣子;然而,時間花了、金錢花了,結果往往還是一樣:課程結束三天、了不起一個星期之後,我的生活又會恢復原來的樣子。

問到這樣的問題,有的老師說:「這是因為這只是初階課程,如果要達到你想要的效果,那你就得再上我的中階、高階、超高階、無敵高階課程,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你要的成功了。」

有的老師說:「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常回來複訓啊。來聽我的課就好像充電一樣,你充飽電之後就可以出去衝,然後沒電了再回來找我幫你充電,這樣你最後就能達到你要的成功了。」

有蠻長的一陣子,我很認同這樣的說法,所以我常去找書、演講、課程來"充電"。

也有蠻長的一陣子,我很投入地往"激勵講師"的方向努力,希望有一天能變成是我在幫別人充電。

但是在過程中,我總是覺得怪怪的,覺得這樣的方式並不根本,而且有種沒完沒了的感覺。

雖然多看書、多上課來學習當然是好的,而且也很有必要,但是如果一直都只依靠這種方式來得到前進的力量,那你就好像一顆充電電池一樣:只要沒了充電器與外部電源,你就會不會有電,而為了要持續有電,你就永遠都不能脫離那個外力

 

發電廠

我是個喜歡"操之在我"的人,我很不喜歡老是要靠外力的那種感覺。所以,我轉變了方向,我的問題變成:「如何能找到發自內在的激勵力量?」

如果用類似的方式來類比,那就是:「我要怎樣才能成為發電機...甚至是發電廠呢?」

Attention goes, energy flows.(注意力在哪裡,能量就流到哪裡。)我的問題吸引來最適合我的答案,也就是Sedona Method

而在親身驗證了這個答案之後,我的方向也隨之調整。

我發現,相較於一個「能幫人"充電"的人」,我更想當一個「教人如何變成發電廠,不必靠任何外力,自己就能發電」的人。所以,我後來開辦了《人生零阻力》課程。

我會說,能"自體發電"、能教人怎麼做到這件事、甚至在緊急時也能幫別人充充電,是感覺非常好的事。

 

你呢?

你目前是顆充電電池,還是發電廠?

更重要的是...

你接下來的人生打算要當充電電池?還是當發電廠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cret2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